共情力与市场调研的融合教学——双创课程建设系列教学案例(二十七)

发布者:管真真发布时间:2024-12-31浏览次数:10

一、课程背景

《创业基础》课程是以“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”为课程目标的一门通识必修课。本案例以“共情力与市场调研”为主题,旨在通过实践教学,帮助学生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,同时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,以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。通过本章节的授课,旨在使学生理解市场调研的重要性,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,提升学生的市场洞察能力、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,以及共情能力,培养学生的耐心、细心和责任心,以及从用户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习惯,实现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目标的有效达成。

二、教学设计

(一)课前准备

1.任务布置:教师提前布置任务,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研,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或服务领域,从消费者角度出发,思考其需求和痛点。

2.资源准备:教师提供市场调研的模板、问卷设计指南以及共情沟通的技巧等参考资料。

图一:市场调研线上资源

(二)课中实施

1.引入共情概念:通过案例分析,让学生理解共情能力在市场调研中的重要性,如何通过共情理解消费者需求。

图二:研究消费者需求

2.分组讨论: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选领域的消费者需求,尝试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,列出可能的需求点和痛点。

图三:课间学生自发小组讨论

3.设计调研问卷: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,设计市场调研问卷,问卷内容应包含对消费者需求、偏好、购买行为等方面的询问,同时注重问卷的共情设计,以获取更真实的反馈。

4.实地调研: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,鼓励他们与潜在消费者进行深入交流,运用共情沟通技巧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和需求。

5.数据分析与讨论:收集调研数据后,各小组进行分析,总结消费者需求和痛点,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。

(三)课后反思

1.撰写调研报告:学生根据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,撰写市场调研报告,报告应包括调研背景、方法、结果分析以及建议等内容。

2.反馈与指导: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反馈和指导,帮助学生完善报告内容,提高报告质量。

3.总结与提升:组织学生总结本次调研活动的收获和体会,讨论如何在未来的创业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共情能力和市场调研技巧。

三、教学实施步骤

(一) 确定调研主题:各小组根据兴趣选择调研主题,确保主题具有实际意义和调研价值。

(二)设计调研方案: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,包括调研目标、方法、样本量、时间安排等。

(三) 实施调研活动:按照计划进行实地调研,确保调研过程的规范性和数据的真实性。

(四)数据分析与讨论: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,总结消费者需求和痛点。

图四:小组抽样数据分析

(五)撰写与分享调研报告:将调研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,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。

图五:课堂汇报

四、教学反思

通过“共情力与市场调研”教学活动,学生不仅掌握了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,还深刻理解了共情能力在市场调研中的重要性。在调研过程中,学生学会了如何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思考问题,如何设计有效的调研问卷,以及如何运用共情沟通技巧与消费者进行深入交流。这些经验和技能将对他们未来的创业实践产生积极影响。同时,本次教学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,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。在未来的教学中,可以进一步拓展调研主题的范围和深度,增加跨领域、跨文化的调研案例,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。

供稿:创新创业学院 图文/刘洪亮 编辑/徐红叶 审核/纪海波